美国海军陆战队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美国海军陆战队徽章存在时期1775年11月10日-现今国家或地区 美国种类海军陆战队功能两栖步兵规模现役180,958人(截至2020年 (2020-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update])[1]预备役38,500人(截至2017年 (2017-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update])[2]直属美国海军部(自1834年)驻军/总部 美国弗吉尼亚州五角大楼别称皮领(Leatherneck)锅盖头(Jarhead)地狱犬(Devil Dog)格言永远忠诚(Semper Fidelis)少数者,自豪者(The Few, The Proud)专用颜色红与金 进行曲陆战队赞歌 播放ⓘ永远忠诚(英语:Semper Fidelis (march))播放ⓘ参与战役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美法战争亚洲殖民冲突、二战韩战、越战、波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指挥官海军部长 卡洛斯·德尔·托罗司令 艾瑞克·史密斯(英语:Eric Smith (general))上将副司令 克里斯多福·J·马霍尼(英语:Christopher J. Mahoney)上将首席军士长特洛伊·布莱克(英语:Troy E. Black)标识臂章海军陆战队军旗飞机攻击机AV-8B电战机EA-6B战斗机F/A-18A/B、F/A-18C/D、F-35B、F-35C、F-5N直升机MV-22B、AH-1Z、CH-53E、UH-1Y、VH-3D、K-MAX(英语:Kaman K-MAX)、VH-60、CH-46侦察机RQ-7(英语:AAI RQ-7 Shadow)、MQ-8B、RQ-4、RQ-11运输机C-9、C-12(英语:Beechcraft C-12 Huron)、C-20(英语:Gulfstream III)、C-40、C-130空中加油机KC-130T/J(英语:Lockheed Martin KC-130)
美国海军陆战队(英语: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缩写:USMC),是美国军队中的陆战队及两栖作战部队,其主要职责是运用美国海军的舰队(含航空兵),快速抵达全球各危机发生地执行战斗任务。美国陆战队属于美国军队中的一个独立军种,与美国海军地位平行,同属美国国防部下属的美国海军部管辖,其英语军阶名称与陆军、空军相同。负责美国驻外使馆保安的使馆警卫队亦隶属于美国陆战队。
历史[编辑]
早期[编辑]
·合众国武装力量
美国陆军US Army
美国海军US Navy
美国空军US Air Force
美国海军陆战队US Marine Corps
美国海岸警卫队US Coast Guard
美国太空军US Space Force
陆战队第六营士兵于1864年4月华盛顿海军码头合照
詹姆士行军的油画,于夏布尔特佩克之役 (1847年)
美国陆战队发展可以追溯到独立战争时期最初成立于费城的殖民地陆战队。当时由第二殖民地国会于1775年11月10日授权成立建军,编制两个营。该天也订为陆战队队庆。美国战争结束后,殖民地海军和殖民地陆战队都于1783年解散。虽然还是有少数小单位陆战队分散在美国海军当时的军舰上,最后一支也在9月份解散。直到1798年才再次成立陆战队,因为当时发生美法短暂冲突的海战,国会才算正式成立常备性美国海军陆战队。[3]主要兵源由战争部于1797八月招募[4]为了应对新造的诸多护航舰,国会于1794年3月18日授权海军增兵法案,[5]授权每一艘护航舰可以招募若干海军陆战队。
该时代海军陆战队最著名的一战就是第一次巴巴里战争(1801年-1805年),同时也是美海军陆战队第一次海外行动。海军陆战队攻打北非海盗,[6]当时上兵威廉伊顿和佩理少尉带领7名海军陆战队士兵和300名佣兵拿下了的黎波里。从此这场战斗成为海军陆战队传奇故事。士兵也开始配备佣兵刀。[7]
1812年战争期间,海军陆战队登上大型护航舰作战,取得美国于该战争中第一场胜利。该战不但延迟英军进攻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也保住安德鲁·杰克逊的纽奥良防线。战争结束时海军陆战队已经成为海战中的船侧步枪战高手。[7]
战后的1820年海军陆战队迎接第五任司令阿齐巴德·汉德森(英语:Archibald Henderson)。在他任期内海陆活动范围扩展到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和西非,福克兰群岛和苏门达腊也有海陆前往过。汉德森也反对杰克逊总统把海军陆战队和陆军合并的意见。[7]后来国会为了妥协而通过1834年的“海军陆战队组织修正条例”,规定海军陆战队下辖于美国海军但是以半独立部队存在,但是这次事件也是海军陆战队存在的必要性第一次被质疑。[8]
后来汉德森自愿带领海军陆战队参加1835年萨未诺战争,他亲自带领两个营作战。十年后的美墨战争(1846年-1848年),海军陆战队打出著名壮烈战役夏布尔特佩克之役(英语:Battle of Chapultepec),进攻墨西哥市,也成为后来军歌中的“From The Halls of Montezuma”歌词由来。在1850年代,多数海军陆战队多在巴拿马和亚洲活动,和佩理的东印度分队军一起行动也成就著名的远东战斗史。[9]
当他们在外国作战回来时,海军陆战队紧接参加南北战争(1861年-1865年),负责海岸封锁的任务。但是随著美国分裂,海军陆战队也有一半军官脱离去加入南军并成立南方海军陆战队,但是最后只对战局有一点点影响:南军海军陆战队在第一次奔牛河之役后全军覆没。[10]
1898年美西战争陆战队带领美国军队登陆菲律宾、古巴和波多黎各,证明准备充分。在关塔那摩湾占领西班牙的海军基地,之后被美国海军使用至今。之后陆战队又参与美菲战争、八国联军等战役。
一战时陆战队成为美国远征军一部分,在潘兴将军带领下登陆欧洲战场。在贝洛森林据传陆战队被德军称为“Teufel Hunden”,意为“地狱犬”。但此说法仅存在于当时美国媒体,在德军纪录看不到类似称呼。一战时期陆战队开始研究两栖作战相关技术,对未来二战在太平洋岛屿的战斗助益极大。在当时已经有军官意识到未来可能将与日本在太平洋上战斗,这让陆战队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积极备战,不但要求陆军进行联合两栖军事演习,还取得大量两栖作战装备。
二战[编辑]
主条目:太平洋战争
硫磺岛战役海陆纪念碑
在二战期间,海军陆战队担任太平洋战争攻击日本的主要角色。例如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布干维尔岛战役、塔拉瓦战役、关岛战役(1944年)、天宁岛战役、塞班岛战役、马里亚纳群岛及帛琉战事、硫磺岛战役、冲绳岛战役。
密码专家飞利浦强斯顿还在战争中提出用印地安那瓦何语作为海军陆战队密码的战略。
硫磺岛战役中,著名的举旗照片就是由五名海军陆战队士兵和一名海军士兵合力举起的。美国海军部长詹姆斯·福里斯特尔当天就在岛上看到那一幕,他说“……国旗的升起意味海军陆战队在未来500年继续存在。”这也成为后来重要的公关宣传。战争期间海军陆战队改组成两个师下面四个旅,五个飞行中队和大量后备队员,总计485,000人。后来又增加20个防卫营和一个空降营。[11]总计87,000名海军陆战队军人在二战伤亡(死亡20,000多),其中82人获颁荣誉勋章。[12]
虽然有美国海军部长詹姆斯的名言,海军陆战队在战后受到军费下降的影响,陆军将领试图把海军陆战队的任务及资产分摊给陆军和海军。海军陆战队得到国会支持,最后促成1947年国安法立法,保障海军陆战队存续。[13]之后1952道格拉斯曼菲尔德法案确立海军陆战队将军可以列席参谋首长联席会和其他军种平起平坐。
朝鲜战争[编辑]
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在韩国京畿道实施仁川登陆战
韩战(1950-1953)中极速调往前线的就是海军陆战队第一临时旅。该旅也守住釜山环型防御圈,以执行侧翼作战。之后麦克阿瑟带领陆战队进行仁川登陆,该攻击成功瓦解北韩战线,并将之逼退到鸭绿江直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为止。志愿军靠著数倍于联合国的军力才逼退陆战队。美国陆军第十军(包含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和陆军第七师)在朝鲜半岛长津湖(此人工湖英文称为长津水库——Chosin Reservoir)地区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包围攻击,激战后突围到兴南港,携带十多万平民撤出,史称长津湖战役。海军陆战队在38度线防区奋战到1953年停战日。[14][15]朝鲜战争使海军陆战队从75,000人扩充到261,000人,共有30,544人死伤,其中42人获颁荣誉勋章。[16]
越南战争[编辑]
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在越南顺化
之后的越战中海军陆战队也是关键部队。处于美军参加南越地面作战的部队的最北侧,最靠近十七度线军事分界线,经常遭到越过十七度线南下的北越陆军的第一波打击。他们从岘港市登陆,还参加了顺化战役、溪生战役。海军陆战队编成特殊部队驻扎在南越。在那里他们遇到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的游击战术和北方越南人民军(NVA)正规部队的间歇性攻击。并派教官训练南越海军陆战师。最终1973年美国在签订巴黎和平协约后撤走大部分战斗部队。之后1975年西贡陷落时的“常风行动”中,海军陆战队的直升机队和使馆卫兵在美国驻南越大使馆及新山一空军基地附近的美国驻南越国防武官办事处(英语:Defense Attaché Office, Saigon (1973–1975))馆区(DAO Compound)两个据点的撤退人员任务中扮演主力角色,之后亦处理马亚圭斯号事件。[17]
越战是海军陆战队所经历最长的战争,最终13,091[18][19]人死亡,51,392人受伤,其中57人获颁荣誉勋章。[20][21]部署的陆战队员比二战还多。[22]
军队回国后,许多队员因为战争中的不当行为和逃亡被送上军事法庭。也导致1970年代陆战队的诸多大改革,更注重招募品质和矫正辅导被列为可以保障部队安全的因素。[23]
阿富汗、伊拉克战争[编辑]
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在阿富汗赫尔曼德省中部
当美国总统小布什向世界宣布美军要在阿富汗打一场样式很特殊的反恐怖战争,以彻底消灭制造九一一事件的幕后黑手及其同盟者塔利班武装之时,有眼光的战略家们都认为美国无疑会赢得这场战争。但是自10月7日美军开打以后,特别是反塔联盟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使世人愈感到始料不及,战争一次又一次地出现戏剧性变化,许多分析家们的预测都跟不上形势的发展。21世纪后第一场最大的海军陆战队行动就是伊战。海军陆战队编成了第一远征军,偕同陆军第三步兵师于2003年攻击伊拉克,此后海军陆战队都没有离开伊拉克,直到2013年奥巴马总统宣布从伊拉克撤军。
与其他军种关系[编辑]
海军十字勋章(Navy Cross)
因为海军陆战队的战斗能力与美国陆军重叠,美国陆军长久以来将美国海军陆战队视为与其在战斗能力、预算、任务及名声上的竞争对手。这种态度可以追溯到海军陆战队成立之初。最明显的地方,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陆军努力重建美国的国防编制,想把海军陆战队解散和将其功能合并到其他军种,主导此事的陆军军官包括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德怀特·艾森豪将军以及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陆军参谋长[13]。
在美国海军部底下,海军陆战队与海军属于伙伴关系。海军作战部长(CNO)和海军陆战队司令(CMC),处理各自的军种,并对文人领导的海军部(DON)负责。因此,海军陆战队与海军间相较于其他军种有更紧密的关系。最近的白皮书和宣传资料,经常使用的宣传语是“海军 ─ 陆战队”[24][25]。这种关系是因为海军提供运输、后勤、医疗服务,以及作战支援给海军陆战队需要的地方。相反的,海军陆战队则负责陆上的运作以支持海上作战,包含占领海军基地或航空站。
海军蓝色天使特技飞行队中的海军陆战队C-130
海军陆战队与海军有许多体制上的合作,海军陆战队的军官有很大的比例来自美国海军学院和海军预备役军官训练团(NROTC)[26]。海军陆战队航空兵的飞行员培训也是透过海军飞行员(英语:United States Naval Aviator)训练管道,包含使用海军的武器和飞行员学校。目前海军航空母舰部署一支海军飞行中队与一支海军陆战队大黄蜂中队。海军蓝色天使特技飞行队包括至少一名海军陆战队飞行员,且其中一架C-130运输机是属于海军陆战队[27]。
海军陆战队不培养牧师及医疗人员,因此由海军军官及水手士兵担当这两种职务。因此有些水手(特别是医务兵(Corpsman)),一般是穿著海军陆战队制服及配戴其徽章,但却使用海军的姓名标签来与其它同袍识别。大多数的奖章是海军陆战队与海军共同享有的[28],例如海军陆战队员获得海军十字勋章(代表最高荣誉的奖章)及其他海军版本的奖章。只有少数奖章是限定海军陆战队的,例如优良行为奖章。
军衔[编辑]
军官[编辑]
国防部级别
O-10
O-9
O-8
O-7
O-6
O-5
O-4
O-3
O-2
O-1
佩章
军衔[29][30]
上将
中将
少将
准将
上校
中校
少校
上尉
中尉
少尉
英文缩写
Gen
LtGen
MajGen
BGen
Col
LtCol
Maj
Capt
1stLt
2ndLt
北约代码
OF-9
OF-8
OF-7
OF-6
OF-5
OF-4
OF-3
OF-2
OF-1
准尉[编辑]
左起:海军陆战队作战服、士兵礼服、军官常服、军官晚礼服
国防部级别
CWO-5
CWO-4
CWO-3
CWO-2
WO-1
佩章
军衔[29][30]
五级准尉
四级准尉
三级准尉
二级准尉
一级准尉
英文缩写
CWO5
CWO4
CWO3
CWO2
WO1
北约代码
WO-5
WO-4
WO-3
WO-2
WO-1
士兵/士官[编辑]
国防部级别
E-9
E-8
E-7
E-6
E-5
E-4
E-3
E-2
E-1
佩章
无
军衔[29][30]
首席士官长
一等士官长(偏领导)
枪炮士官长(偏武器使用)
二等士官长
三等士官长
四等士官长
上士
中士
下士
准下士
一等兵
新兵
英文缩写
SgtMajMC
SgtMaj
MGySgt
1stSgt
MSgt
GySgt
SSgt
Sgt
Cpl
LCpl
PFC
PVT
北约代码
OR-9
OR-9
OR-9
OR-8
OR-8
OR-7
OR-6
OR-5
OR-4
OR-3
OR-2
OR-1
组织架构[编辑]
主条目:美国海军陆战队军事单位与编制
以美国第1海军陆战师为例:[31]
师部营(Headquarters Battalion)
第1陆战团(英语:1st Marine Regiment)
第5陆战团(英语:5th Marine Regiment (United States))
第7陆战团(英语:7th Marine Regiment (United States))
第11陆战团(英语:11th Marine Regiment (United States))
其他直属部队:
第1侦察营(英语:1st Reconnaissance Battalion)
第1轻装甲侦察营(英语:1st Light Armored Reconnaissance Battalion)
第3轻装甲侦察营(英语:3rd Light Armored Reconnaissance Battalion)
第1战斗工兵营(英语:1st Combat Engineer Battalion)
第3两栖突击营(英语:3rd Assault Amphibian Battalion)
陆战一师各单位徽章(29张)每个步兵团下辖4个营和1个直属连。其中第四陆战队步兵团原属第三陆战师,因为历史原因而划归陆战一师指挥。陆战十一团是陆战一师的师属炮兵团。以上部队合计19000人左右。第1海军陆战队师现主要驻扎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圣地牙哥的海军陆战队彭德尔顿营地、和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贝纳迪诺的二十九棕榈村 (加利福尼亚州)海军陆战队空地作战中心(英语:Marine Corps Air Ground Combat Center Twentynine Palms)(或翻译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空中暨地面作战中心)。[32][33]
历史原因[编辑]
关于第四陆战队步兵团(英语:4th Marine Regiment)下属三个营分别划归第1、5、7团的历史原因;美国海军陆战队历史上首个被敌军歼灭的团级单位。在菲律宾战役 (1941年-1942年)前是隶属于海军陆战队第三师,该团曾派驻中国北京、天津和上海等地,有个绰号叫:“China Marines”。因应当时太平洋局势,1941年11月10日起撤出上海前往菲律宾。1942年5月6日,当时驻菲律宾美军指挥官美国陆军中将乔纳森·温赖特( Jonathan Wainwright ),下令投降于日军,意味该团被日军摧毁[注 1]}。1944年2月1日,将原有4个突击兵营(Marine Raiders(英语:Marine Raiders) Battalion)整编,作为第四陆战队步兵团重建骨干,原第一、四、三突击兵营(Marine Raiders Battalion)改编为第四陆战队步兵团一、二、三营(Battalions),原第二突击兵营改编为团属兵器连,隶属于海军陆战队第六师(英语:6th Marine Division (United States)),二战结束后随陆战队第六师撤编解散。韩战爆发,1951年在美国西岸彭德尔顿(英语:Marine Corps Base Camp Pendleton)基地重启编制,隶属于陆战队第三师改驻日本,直到1953年7月27日韩战停战协定签署后。该团于1953年8月23日被派往韩国,在1954年7月27日返回日本,当陆战队第三师于1955年驻守冲绳时,该团改驻威夷海军陆战队基地,直到1965年随陆战队第三师部署到越南,隶属于海军陆战队第三远征军,1972年该团被派往冲绳,隶属于海军陆战队第三师。除了作战部署外,例如在波湾战争期间(1990年至1991年)陆战队第四团2营隶属于陆战队第二师第八团指挥。第四陆战队步兵团一直在冲绳驻守到2019年,该团1、2、3营分别划归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第1、5、7团指挥。[35]
装备[编辑]
个人武器[编辑]
型号
图片
原产地
类别
口径
细节
手枪
M9
义大利 美国
半自动手枪
9×19mm
逐步淘汰中
M9A1
义大利 美国
半自动手枪
9×19mm
M9的附带配件导轨版本,逐步淘汰中
M45A1 CQBP
美国
半自动手枪
.45 ACP
装备远征军、特别应变队及特种作战部队,逐步淘汰中
M007
奥地利
半自动手枪
9×19mm
装备远征军及特种作战部队
M18
美国
半自动手枪
9×19mm
新型制式手枪
突击步枪/战斗步枪
M16A4
美国
突击步枪
5.56×45mm
逐步淘汰中
M4A1
美国
突击步枪
5.56×45mm
主要装备特种作战部队及具备特种作战能力部队
Mk 18
美国
突击步枪
5.56×45mm
仅装备特种作战部队及具备特种作战能力部队
M27 IAR
美国 德国
突击步枪
5.56×45mm
制式步枪,部份配用称作“侦察武器套件”(Reconnaissance Weapon Kit,RWK)的HK416A5上机匣和11英寸枪管
Mk 17 Mod 0
美国 比利时
战斗步枪
7.62×51mm
仅装备特种作战部队
散弹枪
M870
美国
泵动式散弹枪
12铅径
M590A1
美国
泵动式散弹枪
12铅径
M1014
义大利
半自动散弹枪
12铅径
狙击步枪
M40A6
美国
栓动式狙击步枪
7.62×51mm
Mk 13 Mod 7(英语:Mk 13 rifle)
美国
栓动式狙击步枪
.300 Winchester Magnum
Mk 22 ASR
美国
栓动式狙击步枪
7.62×51mm、.300 Norma Magnum(英语:.300 Norma Magnum)、.338 Norma Magnum
M39 EMR
美国
半自动精确射手步枪
7.62×51mm
M38 DMR
美国 德国
精确射手步枪
5.56×45mm
Mk 11 Mod 2
美国
半自动狙击步枪
7.62×51mm
M110A1 CSASS
美国 德国
半自动狙击步枪
7.62×51mm
Mk 20 SSR
美国 比利时
半自动狙击步枪
7.62×51mm
仅装备特种作战部队
M82A3 SASR
美国
半自动反器材步枪
12.7×99mm
机枪
M240B
美国 比利时
通用机枪
7.62×51mm
制式装备
Mk 48
美国 比利时
通用机枪
7.62×51mm
仅装备特种作战部队
M2HB
美国
重机枪
12.7×99mm
固定在载具或三脚架上使用
手榴弹/爆炸物
M67
美国
破片手榴弹
-
M84(英语:M84 Stun Grenade)
美国
震撼弹
-
M83
美国
烟雾弹
-
AN/M14
美国
燃烧弹
-
M18A1 Claymore
美国
反人员地雷
-
榴弹发射器
Mk 19
美国
自动榴弹发射器
40×53mm
M32、M32A1 MGL
美国 南非
连发式榴弹发射器
40×46mm
M203
美国
榴弹发射器
40×46mm
下挂在步枪下
M320
美国 德国
榴弹发射器
40×46mm
可下挂在步枪下或单独使用
反装甲武器
M72 LAW
美国
反坦克火箭筒
66mm
M136 AT4
瑞典
反坦克火箭筒
84mm
M3 MAAWS
瑞典
无后座力炮
84mm
Mk 153 SMAW
美国
无后座力炮
83.5mm
BGM-71 TOW
美国
反坦克飞弹
152mm
FGM-148标枪飞弹
美国
反坦克飞弹
127mm
防空系统
FIM-92
美国
便携式地对空导弹
70mm
近战武器
M9
美国
刺刀
巡航导弹[编辑]
美国 战斧巡航导弹
挪威 海军打击导弹
军服[编辑]
美国 陆战队统一作战服(英语:Marine Corps Combat Utility Uniform)(MCCUU)
美国 阻燃组织装备(FROG)(英语:Flame Resistant Organizational Gear)
美国 Drifire/Crye Precision G3作战服(特种作战部队使用)
臂章
特色单位徽章
军靴
战斗手套
单兵装具[编辑]
在2021年喀布尔国际机场撤侨行动中与小孩游玩的陆战队员,并身穿III代携板背心战术配置。
头盔[编辑]
美国 轻量化头盔(LWH)
美国 增强型战斗头盔(ECH)(英语:Enhanced Combat Helmet (United States))
美国 高切增强型战斗头盔(High Cut ECH)。由Gentex设计,采用ACH ARC导轨、Lux Pux悬挂系统等设计。
美国 Ops-Core FAST Ballistic/Maritime(主要由特种作战部队使用)
美国 Ops-Core FTHS(由特种作战部队使用)
防弹衣[编辑]
美国 改进型模组化战术背心(IMTV)
美国 III代携板背心(Plate Carrier Generation III,简称PC GenIII)[36]。由FirstSpear设计[37],设有8种正背ESAPI板尺寸(XS至XL,以及新的XS-Short、S-Short和S-Long)、3种侧围尺寸(S、M、L)及2种ESAPI侧板尺寸(6×8英寸及新的6×6英寸),且侧板可向上下前后调整,以贴合更多陆战队员体型。PC GenIII可依需求组装成战术配置(Tactical Configuration)、低轮廓配置(Low Profile Configuration)及负重配置(Load Bearing Configuration),当中负重配置组装自低轮廓配置以外的部件,并设计为穿著在低轮廓配置PC GenIII外。PC GenIII将取代IMTV及旧版PC。PC GenIII除陆战队常用的狼棕色,亦有特别为如宪兵等部队采用额外附有软式抗弹内衬侧围的黑色版本(陆战队称此为执法版)。
美国 Crye Precision AVS携板背心
美国 Crye Precision JPC 2.0携板背心
抗噪耳机[编辑]
美国 3M Peltor Comtac III
美国 3M Peltor Comtac V
瑞典 MSA Sordin
美国 Ops-Core AMP
夜视仪[编辑]
美国 AN/PVS-7
美国 AN/PVS-14
美国 AN/PVS-15
美国 AN/PVS-31
美国 AN/PVS-31D
车辆[编辑]
主条目:美国海军陆战队车辆列表
军机[编辑]
主条目:美国现役军机列表 § 海军陆战队
相集[编辑]
美国海军的的黎波里号两栖突击舰_(LHA-7)的甲板上搭载了二十架美国海军陆战队的F-35B
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无人车搭载海军打击飞弹进行测试
美国海军陆战队的AH-1Z蝰蛇直升机和UH-1Y毒液直升机于环太平洋军演
海军陆战队员搭乘最新的两栖突击载具(ACV)进行训练
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从MV-22上跳伞
美国海军陆战队装备的CH-53K直升机吊运联合轻型战术车
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海马斯火箭于演习中试射
流行文化[编辑]
相关电影[编辑]
主条目:美国海军陆战队入镜的电影列表(英语:List of films featuring the 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战火云霄(heartbreak ridge)
风语者
锅盖头
世界异战
勇闯夺命岛
军官与魔鬼
变形金刚 (2007年电影)(电影中驻防在卡达的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指挥官是直属美国海军陆战队,由格伦·莫肖尔饰演。)
双情路
幸运符
火线赤子情(电影中美国洛杉矶警察局警官泰勒,是美国海军陆战队退伍。)
硫磺岛的英雄们(Flags of Our Fathers)
梅根·李维
拳力脱逃(美国中央情报局特别活动科不存在的特工小组詹姆斯,曾经在美国海军陆战队武装侦察部队服役,还有影片中美国驻印尼大使馆有美国海军陆战队使馆警卫队)
全金属外壳
科洛弗档案(电影中罗伯救出贝丝后,罗伯就与贝丝跟朋友去搭美国海军陆战队的UH-1直升机撤离美国的纽约市,但后来受到巨型怪物的攻击而坠机。
仁川登陆战(电影最后在美国空军空袭与美国海军炮击,然后等讯号发射之后,执行仁川登陆战的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第5团(英语:5th Marine Regiment (United States))登陆作战,但电影里美国海军陆战队没有与朝鲜人民军发生交战)。
叶问4:完结篇
劫命救护
电视剧[编辑]
杀戮一代
太平洋战争 (电视剧)
海军罪案调查处(NCIS)
电子游戏[编辑]
决胜时刻4:现代战争
决胜时刻:战争世界
荣誉勋章:太平洋战役
战地风云3
武装行动2
战地风云4
决胜时刻:现代战争
战术小队
参见[编辑]
美国海军陆战队技能章
美国海军陆战队军事单位与编制
《皮领杂志(英语:Leatherneck Magazine)》(美国海军陆战队刊物)
联盟国海军陆战队(英语:Confederate States Marine Corps)
注解[编辑]
^ “The 4th Marine Regiment was utterly destroyed, and only a few surviving Marines and personnel made up what was left of the regiment.[22] The regiment was subsequently dissolved under control of its own accord. The commander of 4th Marines ordered the burning of the colors before they made their hasty evacuation.”。[34]
参考文献[编辑]
^ USMC 3-star to retired CNO: ‘Where’s the beef?’. Marine Times. Feb 2013 [28 February 201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年3月2日).
^ Reserve Force Figures (PDF). The Continental Marine Magazine – Almanac 2010. Marine Forces Reserve: 9. 2010 [27 December 201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年11月17日). The Selected Marine Corps Reserve has approximately 41,600 Marines; the Individual Ready Reserve has approximately 60,000 Marines.
^ U.S. Congress. An Act for Establishing and Organizing a Marine Corps. 11 July 179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10).
^ Captain John Barry. Muster Roll of Officers, Petty Officers, Seamen, and Marines, on the Frigate United States. 9 February 1798 [16 May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27).
^ U.S. Congress. Act to provide a Naval Armament. NARA. 18 March 1794 [16 May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
^ Richard Leiby, Terrorists by Another Name: The Barbary Pirates Archive.today的存档,存档日期2012-05-25, The Washington Post,15 October 2001
^ 7.0 7.1 7.2 Simmons, Edwin H. The United States Marines: A History, Fourth Edition.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3. ISBN 1-59114-790-5.
^ U.S. Congress. An Act for the Better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30 June 1834 [3 August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10月7日).
^ Moskin, J. Robert. The U.S. Marine Corps Story. New York: McGraw-Hill. 1987.
^ Chenoweth, USMCR (Ret.), Colonel H. Avery; Colonel Brooke Nihart, USMC (ret). Semper fi: The Definitiv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U.S. Marines. New York: Main Street. 2005. ISBN 1-4027-3099-3.
^ Marines in World War II Commemorative Series. Marine Corps Historical Center. [17 Januar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08).
^ Marine Corps History. GlobalSecurity.org. [17 Januar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0).
^ 13.0 13.1 Krulak, Victor H. First To Fight: An Inside View of the U.S. Marine Corps.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4. ISBN 0-87021-785-2. Chapter 7, The Marines' Push Button 113-119
^ 《長津湖》電影熱映 中美對朝鮮戰爭的不同敘事. BBC News 中文. [2021-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4) (中文(繁体)).
^ Fehrenbach, T.R. This Kind of War: The Classic Korean War History. Brassey's. 1994. ISBN 1-57488-259-7.
^ Fast Facts on the Korean War. History Division, U.S. Marine Corps. [3 August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8月6日).
^ Millet, Alan R. Semper Fidelis: The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New York: Macmillan. 1991.
^ Casualties: U.S. Navy and Marine Corps 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0-04-07, history.navy.mil.
^ Official U.S. Navy figures number the USMC deaths at 13,091. This source provides a number of 14,837. U.S. Military Casualties in Southeast Asia. The Wall-USA. 31 March 199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年9月2日).
^ Casualties: U. S. Navy and Marine Corps Personnel Killed and Wounded in Wars, Conflicts, Terrorist Acts, and Other Hostile Incidents. Naval Historical Center, Department of the Navy. 7 August 2006 [2009-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07).
^
Marines Awarded the Medal of Honor. 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8月6日).
^ Simmons, 247. Roughly 800,000 Marines served in Vietnam, as opposed to 600,000 in World War II.
^ Warren, James A. American Spartans: The U.S. Marines: A Combat History From Iwo Jima to Iraq. New York: Free Press, Simon & Schuster. 2005. ISBN 0-684-87284-6.
^ Clark, Adm. Vern; Hinton, Don. Sea Power 21. Proceedings (Naval Institute Press). October 2002, 130 (October 2002): 3005 [28 July 2006]. doi:10.1090/S0002-9939-02-06392-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9月27日).
^ The Navy-Marine Corps Team: Myth Or Reality. GlobalSecurity.org. [2013-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0).
^ Estes, Kenneth W. The Marine Officer's Guide, 6th Edition.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0. ISBN 1-55750-567-5.
^ McCullough, Amy. Abort Launch: Air shows to do without Fat Albert’s famed JATO. Marine Corps Times (Gannett Company). 9 November 2009: 6 [20 November 2009].
^ Lawliss, Chuck. The Marine Book: A Portrait of America's Military Elite. New York: Thames and Hudson. 1988.
^ 29.0 29.1 29.2 军事科学院军制研究部. 《军衔》. 长征出版社. 1985: 17–25.
^ 30.0 30.1 30.2 中华民国国防部. 《新编国军简明美华词典》. 中华民国国防部. 2017: 861,923–924.
^ 美軍艦隊陸戰隊的現在與未來-編制與用兵部署淺析(劉俊廷) - 軍事刊物 - 中華民國海軍. navy.mnd.gov.tw. [2021-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4).
^ MAGTFTC/MCAGCC, Twentynine Palms. www.29palms.marines.mil. [2021-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4).
^ 美軍艦隊陸戰隊的現在與未來 -編制與用兵部署淺析 (PDF). [2021-10-1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6-11).
^ Leatherneck Magazine, 4th Marines explore historic Philippine battle site, 1 February 2007.
^ 美国海军陆战队在近代中国:北平全员被俘,上海隔岸观火_天津. www.sohu.com. [2021-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0) (英语).
^ Snow, Shawn. The Corps starts fielding new lightweight plate carrier to grunts. Marine Corps Times. 2020-04-08 [2020-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 (美国英语).
^ Group, FirstSpear Technology. USMC begins fielding GEN III Plate Carrier with Tubes™ and 6/12™. FirstSpear Technology Group. [2021-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0) (加拿大英语).
外部链接[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美国海军陆战队
(英文)美国海军陆战队官方页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英文)美国海军陆战新闻网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查论编 美国海军陆战队领导
海军部长
海军副部长
陆战队司令
陆战队副司令(英语:Assistant Commandant of the Marine Corps)
陆战队总士官长(英语:Sergeant Major of the Marine Corps)
上将列表(英语:List of 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four-star generals)
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海上及远征部队小组委员会(英语:United States House Armed Services Subcommittee on Seapower and Projection Forces))
参议院军事委员会(海上及远征部队小组委员会(英语:United States Senate Armed Services Subcommittee on Seapower))
主要司令部
单位与编制
总部(英语:Headquarters Marine Corps)
舰队陆战部队(英语:Fleet Marine Force)(大西洋(英语:Fleet Marine Force, Atlantic)、太平洋)
部队司令部(英语: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Forces Command)(第二远征军)
太平洋海军陆战队(第一远征军、第三远征军)
预备役(英语: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Reserve)
架构
空地特遣部队(英语:Marine Air-Ground Task Force)
基地(英语:List of 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installations)
营级单位(英语:List of 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battalions)
航空兵
陆战队远征支队(英语:Marine Expeditionary Unit)
特种作战司令部
特遣部队侦察队(英语:United States Marine Air-Ground Task Force Reconnaissance)(武装侦察队、侦察营(英语: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Reconnaissance Battalions))
人事及训练
人事
军衔佩章(英语: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rank insignia)
军职专长(英语:List of 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MOS)
刑事侦查署(英语: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Criminal Investigation Division)
军法署(英语: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Judge Advocate Division)
牧师(英语:Chaplain of the Marine Corps)
训练
新兵训练(英语: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Recruit Training)
步兵学校(英语: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School of Infantry)
预备军官学校(英语:Officer Candidates School (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基础学校(英语:The Basic School)
格斗课程(英语:Marine Corps Martial Arts Program)
海军陆战队大学
制服及装备
制服(英语:Uniforms of the 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勋奖(英语:Military awards of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the Navy)
徽章
武器(英语:List of weap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车辆与飞行器
单兵装备(英语:List of 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individual equipment)
历史及传统
老鹰、地球与船锚(英语:Eagle, Globe, and Anchor)
军乐团
鼓号乐队(英语:United States Marine Drum and Bugle Corps)
兵籍号码(英语:Service number (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战争纪念雕像
军旗(英语:Flag of the 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海军陆战队一号
陆战队赞歌
硫磺岛升旗
步枪兵的信条
无声操枪排
美国海军陆战队
美国海军陆战队
主要单位模板
查论编 美国军事合众国武装部队主题首页(陆 · 陆战队 · 海 · 空 · 太空 · 海警) · 分类(陆 · 陆战队 · 海 · 空 · 海警 · 太空 · 公共卫生局 · 海洋大气局) · 导航框(陆 · 陆战队 · 海 · 空 · 太空 · 海警)领导机构总统(三军统帅) · 国防部长 · 国防部常务副部长 · 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 参议院军事委员会 · 众议院军事委员会 · 现役上将 · 美军历史上军衔最高军官 · 1947年国家安全法案 · 戈德华特-尼科尔斯法案组织构成各政府部门国防部部长(陆军部部长 · 海军部 部长 · 空军部部长) · 国土安全部部长各军种陆军参谋长 · 海军陆战队司令 · 海军作战部长 · 空军参谋长 · 海岸警卫队司令 · 太空军作战部长其他事务部门美国公共卫生服务军官团卫生助理部长 · 海洋暨大气总署军官团局长各军种预备役部队(英语:Reserve components of the United States Armed Forces)预备役部队(陆 · 陆战队 · 海 · 空 · 海警) · 国民警卫队(陆 · 空)民间辅助队(英语:Auxiliaries)军事联合无线电系统 · 商船队 · 海事局 · 民用空中巡逻 · 海岸警卫队辅助部队美国一体化作战司令部北方司令部 · 中央司令部 · 欧洲司令部 · 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 · 南方司令部 · 非洲司令部 · 特种作战司令部 · 战略司令部 · 运输司令部 · 网络司令部 · 太空司令部结构美国法典(第10卷 · 第14卷 · 第32卷 · 第50卷) · 五角大楼 · 海外基地 · 预算 · 部队(陆 · 陆战队 · 海 · 空 · 海警) · 后勤 · 媒体作战与历史海内外部署 · 冲突 · 历史(陆 · 陆战队 · 海 · 海 · 海警) · 时间表 · 战争 · 亚裔美国军人人员训练入伍事务处(英语:United States Military Entrance Processing Command) · 军人职业倾向测试(英语:Armed Services Vocational Aptitude Battery) · 新兵训练(陆 · 陆战队(英语: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Recruit Training) · 海军(英语:Recruit Training Command, Great Lakes, Illinois) · 空/太空 · 海警(英语:United States Coast Guard Training Center Cape May)) · 联邦军校(陆预科班(英语: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 Preparatory School) · 海预科(英语:Naval Academy Preparatory School) · 空/太空预科(英语:United States Air Force Academy Preparatory School) · 海警 · 商船 · 军事医学院(英语:Uniformed Services University of the Health Sciences)) · 参谋学院(英语:Staff college#Staff colleges) · 预备军官训练团(陆(英语:Army Reserve Officers' Training Corps) · 提前授衔计划 · 陆战队/海(英语:Naval Reserve Officers Training Corps) · 空(英语:Air Force Reserve Officer Training Corps)) · 军官候选学校(英语:Officer Candidate School#United States)(陆(英语:Officer Candidate School (United States Army)) · 陆战队(英语:Officer Candidates School (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 海(英语:Officer Candidate School (United States Navy)) · 空(英语:Air Force Officer Training School)) · 其他制服制服(英语:Uniforms of the United States Armed Forces)(陆 · 陆战队 · 海 · 空军 · 海警 · 太空) · 奖章与勋章(英语:Awards and decor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Armed Forces)(国防部 · 陆 · 陆战队、海 · 空 · 海警 · 别国 · 国际 · 附属物) · 徽章(英语:Military badges of the United States)(勤务识别章 · 陆 · 陆战队 · 海 · 空 · 海警)军衔士兵(陆(英语:United States Army enlisted rank insignia) · 陆战队(英语: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rank insignia) · 海(英语:List of United States Navy enlisted rates) · 空 · 太空 · 海警(英语:List of United States Coast Guard enlisted rates)) · 准尉 · 军官(陆 · 陆战队(英语: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rank insignia) · 海 · 空 · 太空 · 海警(英语:United States Coast Guard officer rank insignia) · 公共卫生署(英语: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 Commissioned Corps officer rank insignia) · 海洋大气局(英语: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Commissioned Officer Corps#Commissioned officers))其他誓词(士兵 · 军官) · 作战法典 · 军事专业代码 · 海军专业代码 · 空军专业代码 · 薪金 · 三军军事法典 · 总法律顾问团 · 军事卫生系统 · 三军医疗照护计画(英语:TRICARE) · 免职人员 · 退伍军人事务 · 紧缺人才征兵计划 · 美国军用标准装备通用Template:现代美国军队单兵武器及弹药陆多人操作武器列表 · 车辆现役海舰艇(陆 · 海现役 · 空 · 海警 · 海运 · 海洋大气局) · 武器(海 · 海警) · 飞机(海 · 海警 · 海洋大气局) · 反应堆空飞机现役 · 飞机命名规则 · 导弹 · 直升机武器其他核足球 · 电子(命名规则) · 军旗(陆 · 陆战队 · 海 · 空 · 太空 · 海警 · 军舰旗 · 舰艏旗 · 队旗) · 食品 ·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核 · 生 · 化)缩写:陆=陆军; 陆战队=海军陆战队; 海=海军; 空=空军; 海警=海岸警卫队; 太空=太空军; 海洋大气局=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 海运=美国军事海运司令部
查论编 美利坚合众国索引
大纲(英语:Outline of the United States)
索引(英语:Index of United States-related articles)
历史事件
前哥伦布时期
殖民地时期(英语:Colonial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十三殖民地
殖民地军事(英语:Colonial American military history)
开国元勋
大陆会议
大陆盟约(英语:Continental Association)
李氏决议文
独立宣言
美国革命
独立战争
巴黎条约
邦联条例
邦联时期(英语:Confederation Period)
美国旧西部
西进时期
美国宪法的起草和批准(英语:Timeline of drafting and ratific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
权利法案
联邦党时期(英语:Federalist Era)
1812年战争
领土扩张
领土变迁
美墨战争
南北战争
重建时期
印第安战争
镀金时代
进步时代
妇女选举权
民权运动 1865年-1896年(英语:Civil rights movement (1865–1896)) / 1896年-1954年(英语:Civil rights movement (1896–1954)) / 1954年-1968年
美西战争
帝国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
咆哮的二十年代
迷惘的一代
经济大萧条
黑色风暴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英语:Mili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World War II)
后方(英语:United States home front during World War II)
垮掉的一代
美国世纪
冷战
朝鲜战争
太空竞赛
女权运动
越南战争
经济大稳健(英语:Great Moderation)
经济大退化(英语:Great Regression)
后冷战时期 1991年-2008年
反恐战争
阿富汗战争
伊拉克战争
经济大衰退
当代美国(英语: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2008–present))
第二次冷战
COVID-19疫情
主题
美国大纲(英语:Outline of the United States)
人口史
发现(英语:Timeline of United States discoveries)
经济
债务上限
发明(英语:Timeline of United States inventions)
1890年之前(英语:Timeline of United States inventions (before 1890))
1890年-1945年(英语:Timeline of United States inventions (1890–1945))
1946年-1991年(英语:Timeline of United States inventions (1946–1991))
1991年之后(英语:Timeline of United States inventions (after 1991))
军事
邮政
技术与产业(英语:Technological and industrial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地理
国土(英语:United States territory)
本土
大陆
县
联邦特区
联邦飞地(英语:Federal enclave)
印第安保留地
会堂
岛屿地区
本土外小岛屿
人口稠密地区(英语:Lists of populated pla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州
地震
地理极点(英语:List of extreme points of the United States)
岛屿(英语:List of islands of the United States)
高山(英语:List of mountains of the United States)
山峰(英语:List of mountain peaks of the United States)
山脉
阿巴拉契亚山脉
落基山脉
国家公园管理局
国家公园(英语:List of areas in 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Park System)
地区
东岸区
西岸区
大平原区
湾区
中大西洋区
中西部区
新英格兰区
太平洋沿岸区
中部区
美东区
北部区
东北区
西北区
南部区
东南区
西南区
美西区
河流
阿肯色河
科罗拉多河
哥伦比亚河
密西西比河
密苏里河
俄亥俄河
哈德逊河
红河
格兰德河
育空河
时区
水供应和卫生(英语:Drinking water supply and sanit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世界遗产
政治联邦行政机构
内阁
公务员
行政部门
行政办公室
独立机构
执法部门
总统
权力(英语:Powers of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公共政策(英语:Public policy of the United States)
立法机构
众议院
现任联邦众议员(英语:List of members of the United State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众议长
参议院
现任联邦参议员
临时参议长
副总统兼参议长
司法机构
上诉法院
地区法院
最高法院
法律
权利法案
公民自由(英语:Civil liber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联邦规则汇编
宪法
联邦制(英语:Federalism in the United States)
联邦优先权
分权
民权(英语:Civil rights in the United States)
联邦报告(英语:Federal Reporter)
美国法典
最高法判例报告
情报单位
中央情报局
国防情报局
联邦调查局
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
国家侦查局
国家安全局
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
制服单位
武装力量
陆军
陆战队
海军
空军
太空军
海岸警卫队
国民警卫队
海洋大气管理局军官团
公共卫生服务军官团
第51州
波多黎各的政治地位(英语:Political status of Puerto Rico)
波多黎各建州运动
华盛顿特区建州运动
选举
选举人团
失信选举人
政治行动委员会
外交
外交政策
夏威夷主权运动
政治思潮(英语:Political ideolog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反美主义
例外主义
民族主义
地方政府
政府委员会
参事委员会(英语:Board of supervisors)
遴选委员会(英语:Board of selectmen)
政党
民主党
共和党
第三党
红州与蓝州
紫色州
丑闻(英语:List of federal political scandals in the United States)
州政府
州长
州立法机关(英语:State legislature (United States))
州法院
帝王总统
腐败(英语:Corrup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萨克斯比修复
经济
门类(英语:Economy of the United States by sector)
农业
银行(英语:Bank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传播(英语:Communic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能源(英语:Energy in the United States)
保险(英语:Insura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制造
矿业
科技
旅游
外贸(英语:Foreign trade of the United States)
州别(英语:List of companies of the United States by state)
货币
雕刻和印刷局(英语:Bureau of Engraving and Printing)
铸币局
费城
丹佛
西点
旧金山
出口(英语:List of exports of the United States)
联邦预算(英语:United States federal budget)
联邦储备系统
财务状况(英语:Financial posi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工会
国债
社会福利(英语:Social programs in the United States)
税收(英语:Tax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失业(英语:Unemploy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华尔街
社会文化
特色(英语:Americana)
国旗
国家象征
哥伦比亚
自由女神像
山姆大叔
民俗(英语:Folklore of the United States)
节日
文学
伟大美国小说
建筑
电影
戏剧(英语:Theater in the United States)
剧集
音乐
饮食
宗教
哲学
政治意识形态(英语:Political ideolog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种族
人民
人口
人口普查
家庭结构
教育
受教育程度(英语: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语言
美国英语
原住民语
手语
黑人手语
夏威夷手语(英语:Hawai'i Sign Language)
平原印第安人手语
阿拉伯语(英语:Arabic language in the United States)
汉语
法语
德语(英语:German language in the United States)
意大利语(英语:Italian language in the United States)
俄语(英语:Russian language in the United States)
西班牙语
媒体
新闻(英语:History of American journalism)
互联网(英语:Internet in the United States)
报刊(英语:History of American newspapers)
电台
电视
姓名
性 / 青少年的性(英语:Adolescent sexua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体育
舞蹈(英语:Da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时尚(英语:Fash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电子游戏(英语:Video gam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视觉艺术(英语:Visual art of the United States)
阶层
美国梦
中产阶级(英语:American middle class)
富裕阶层(英语:Afflue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家庭收入(英语:Household income in the United States)
个人收入(英语:Personal income in the United States)
收入不平等(英语:Income inequa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贫困
生活标准(英语:Standard of l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学历(英语: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自置居所
无家可归(英语:Homelessness in the United States)
驱逐(英语:Evi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工会
交通
美国国道
州际公路系统
铁路
历史
美国国铁
客车
美国航空业(英语:Avi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议题
健康(英语:Health in the United States)
医疗
医保
肥胖
吸烟(英语:Tobacco in the United States)
饥饿(英语:Hunger in the United States)
堕胎(英语:Abor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同意年龄
人权
LGBT权利
同性婚姻
双性人权利(英语:Intersex rights in the United States)
歧视(英语:Discrimin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平权法案
种族主义
反犹太主义(英语:Antisemitism in the United States)
伊斯兰恐惧(英语:Islamophobia in the United States)
犯罪
监禁
死刑
批评(英语:Criticism of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枪支政策
毒品政策(英语:Federal drug policy of the United States)
能源政策(英语:Energy policy of the United States)
环保运动(英语:Environmental mov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移民(英语:Immigration to the United States)
非法移民(英语:Illegal immigration to the United States)
美国的国际排名(英语:International rankings of the United States)
国家安全(英语:National security of the United States)
大规模监控
恐怖主义(英语:Terrorism in the United States)
政教分离(英语:Separation of church and state in the United States)
美国公民宗教
分类
主题
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