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善数者不以筹策”讲到了善于进行数学运算的能力。
帛书《老子》第27章中说:善数者不以筹策,这是什么意思呢?
“筹策”中的“筹”就是筹码。在过去,一些长长短短的小竹片或是小木片,常常用来作为一种计时、计数的工具,这在古代常常见到。
不同的竹码,它的长度从一寸、一寸半、两寸,到两寸半、三寸,表示的数量也各不相同。
比如说,一个重量单位,一两,用一寸的小竹码来表示;那么一两半呢?用一寸半的竹码来计量;二两呢?用一个两寸的竹码表示。二两半呢?三两呢?五两呢?以此类推,等等……
用不同形制的竹码,来代表不同的数字理念。如果数字的后面,加上不同的单位的话,那就表示不同的度量单位,这个就叫做筹码,也叫作竹码。
“善数者不以筹策”,也就是说,有些人的心算很厉害,计算的过程不需要借助工具,就能够很好地计数,进行一些适当的数学运算,这就叫“善数者”。
~~~~~~ ~~~~~~
~~~~~~ ~~~~~~
中国学生大多具有“善数者”的特点,数字计算的能力要远远高于西方人。
2013年1月,英国顶尖的25所中小学校的校长,到宁波的小学交流。他们看到一个小学生用“乘法口诀”迅速算出72÷3=24,全震撼了。这道题,在英国得上好几堂课,学生才能学会。
英国广播公司说,英国成年人数学太糟,导致英国政府每年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200亿。英国成人购物时,常常不知道少找了零钱。全英加起来,找零少找了8亿英镑。
“善数者不以筹策”讲到了善于进行数学运算的能力。
请听肖钢老师在课程中的相关讲解
请继续关注本章的【开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