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二次元文化的发源地,日本诞生出许多知名玩具公司,例如,万代南梦宫、多美、世嘉、Happinet、Furyu等。
其中,万代南梦宫(Bandai Namco)堪称是“谷子经济”的开山鼻祖,拥有丰富的IP储备,从经典的高达系列,到风靡全球的龙珠、海贼王、奥特曼,从老少皆宜的吃豆人到近年的爆款3A游戏《艾尔登法环》(ELDEN RING),成功构建了一个横跨游戏、玩具、动漫、电影、主题乐园的庞大商业帝国。
万代南梦宫是由游戏公司南梦宫(Namco)和综合性娱乐公司万代(BANDAI)于2005年合并而成。总部位于东京都港区,全球八个主要地区国家设有27家子公司。旗下拥有玩具业务、数字娱乐业务(主要是游戏)、IP创出业务、实体娱乐业务。
万代与南梦宫的发展史
万代南梦宫是由万代与南梦宫两家公司于2005年合并后的名称。
1950年,32岁的山科直治创立了万代。早期的万代,主要瞄准的儿童玩具市场,生产小球和小车等。
到60年代末,万代收购了当时陷入经营危机的模型厂商今井科学的静冈工厂,开始生产拼装及成品模型。但此的万代仍处于探索状态,它既不是发明塑料拼装模型的公司,也不是本土市场上最早推出拼装模型的公司。
一直到70年代,万代开始发力“角色玩具”,它才真正找到自己的事业主轴。因为有过与《阿童木》合作推出爆款模型的经验,万代乘势深化这个业务模型,通过赞助动画片和获取动画片的玩具授权,进一步获得成功。
1975年,万代正式启动“超级战队”系列玩具业务,不再被动地以乙方身份与动画片求合作,而是在东映公司的特摄片与日昇社动画制作中直接投资或参与角色设计,以换取玩具授权,同步推出周边商品。
1979年,日昇社制作的机器人动画《机动战士高达》开播。起初,动画片刚开播时收视率一般,但万代同步发售《高达》塑料模型,玩具反响异常火爆,反而带动了动画片的人气。
1987年,万代又发明了不需要胶水胶水粘合、徒手就能拼装的卡扣设计。
当时,所有的塑料拼装模型都需要用到胶水将细小的零件一个一个粘合起来,最后可以做出静态的模型。
而万代的卡扣设计不仅拼装简单,且拼好后还能自由地改变玩具的姿势。同时,大人们会觉得免胶水的玩具对小孩健康更好。这个创意,立马与其他竞对有了明显的差异化,《高达》产品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在这期间,万代还做了一些多元化的尝试,比如扭蛋、打地鼠、电子游戏等等。万代还曾是任天堂红白机游戏的第三方开发商之一。
但好景不长,90年代日本迎来了“失去的三十年”,家庭可支配收入紧缩,过于昂贵的玩具销量锐减。
在这一时期,催生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御宅文化。电影票太贵,不看;OVA(录影带直发动画)太贵,不买;高端玩具太奢侈,消费不起。但生活还要继续,人们还是需要娱乐的。因而,能在家玩的电子游戏、能在电视上免费看的动画片、能租着看的漫画,这几个产业反而逆势繁荣。
对当时的日本娱乐产业来说,只有好创意、消费者低付出、收获高精神享受的业态,才有可能杀出一条血路。万代努力了,但是屡战屡败。
1997年,万代开始出现了连续赤字,公司掌舵人山科诚计划与游戏厂商世嘉合并。
而就在这个时间节点上,电子宠物《拓麻歌子》销量大涨,帮助万代突出重围。
《拓麻歌子》完全符合好创意、消费者低付出、收获高精神享受这三个条件,而这种互动带来的情感投射,让孤独、压力山大的都市打工人们收获了情感慰藉。
当时,《拓麻歌子》的市场反应远远超出预期,从小孩到大人,从日本到北美,工厂机器的生产速度远远赶不上人们抢购的速度。就是这样一只小小的电子宠物,帮助「万代」活了下来。
在另一条时间线上,南梦宫于 1955 年由中村雅哉创立,而后公司发展出街机游戏业务,进一步发展电子游戏。南梦宫1980 年推出了轰动全球的《吃豆人》,之后并陆续推出《小蜜蜂》等经典游戏。
2003年,南梦宫主动提出希望与世嘉合并,但最终未能成行。
2005年,兜兜转转过后,万代和南梦宫最终走到了一起。而《高达》正是促成合作的“媒人”。
万代没有游戏制作的基因,必须得找外包。而由于需要开发PS2平台的《高达》游戏,最终找到南梦宫,完成合并。
合并后,万代南梦宫集团成为了当时日本游戏业的第三大企业,仅次于任天堂与世嘉Sammy。
2005-2010年,公司业务及股价均遇冷,改革迫在眉睫。
2010年,万代南梦宫启动“重启计划”,对组织架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
为了更好地进行业务协同,公司不再以业务内容进行竖向分割,而是采用了以IP为轴的横向联手协作,让IP从最初环节的玩具、电影、扭蛋,再到二度创作的实景表演、游戏等环节,共同企划、开发、执行,将IP价值最大化、IP发展生态化。
这种架构也能促使万代南梦宫利用技术创新,助力IP迭代。以高达IP为例,除了其在模型上数十年精细化、高端化的持续精进,和累计25部动画作品的持续更新,还包括大量的OVA(原创光盘动画)、剧场版作品、游戏作品,这些努力是让高达数十年长盛不衰的原因。
随着业务调整后合并进入正轨,万代南梦宫的营收一路走高,毛利率也一直稳定在40%上下。
为了快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万代南梦宫在2015年、2018年、2021年又进行了三次内部运营结构重组。
2015年6月,公司将内容部门改为视觉与音乐产品部,使视觉与音乐产品有了更多的上游IP内容。公司将娱乐设施改为网络娱乐部,将专注于线下的娱乐设施部与专注于线上的网络娱乐部结合,促进了游戏线上线下一体化开发。
2018年,由于网络娱乐业务越来越庞大,公司对网络娱乐部进行了拆分,在网络娱乐部、娱乐设施部外,独立出“IP创作部”。此次拆分后,IP的价值被重新定义,并成了公司长期资源储备和变现渠道。
2021年,公司继续对内部架构进行调整,将偏创作类的视觉音乐融入了“IP产品事业部”,将网络娱乐和玩具的衍生品产出环节合并为“娱乐事业部”,满足了新时代消费者娱乐的新形态,让公司在元宇宙等新型赛道也不会缺席,并且能与过往产品积极互动。
早一步布局多元化业务的万代南梦宫,终于在与孩之宝等国际企业的竞争中,占据了先机。其股价走势显著跑赢同期日本文化产业公司、美股头部文化公司、以及日本大盘。
2022年度,万代总体销售额10041.46亿日元(约合74.96亿美元),同比增长21.6%,营业利润1395.46亿日元(约合10.42亿美元),同比增长34.33%,实现大幅增收增利。
公司毛利率达到40.1%,净利率达到10.4%,均创出近10年来的最优成绩,逐渐走出了疫情的阴霾。
得益于2022年2月发行的《艾尔登法环》的巨大成功,其家用游戏业务的收入一度增长超过52%。
如今,公司游戏占比43%,玩具和兴趣品占比42%,IP制作占比9%,实景娱乐占比9%,其他业务营收占比9%(未考虑抵减),多元化布局成效显著。
万代南梦宫进入中国市场
作为一家老牌游戏公司,万代南梦宫集团(BANDAI NAMCO Group)旗下的IP对于中国玩家而言可谓是如数家珍:包括游戏IP《吃豆人》、《太鼓达人》、《铁拳》、《坦克大战》,以及版权合作方的动漫IP《航海王》、《数码宝贝》、《刀剑神域》、《火影忍者》等等,而万代南梦宫旗下的高达模型更是陪伴了一代中国玩家的成长。
这样一家IP产品众多的公司,却不满足于仅做游戏,而是将眼光放在了更大的“泛娱乐产业市场”。
2015年,万代南梦宫(上海)正式登陆中国;
2017年10月开始,万代南梦宫集团旗下一系列经典IP开启在中国市场的授权与合作;
2017年12月,万代南梦宫(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宣告成立,与万代南梦宫(上海)主营的游戏业务相比,万代南梦宫(中国)未来将在玩具、游戏、影像、娱乐设施等多个泛娱乐领域展开布局,致力于为中国用户带来更多元化的产品体验。
从“奥特曼”到“全球化IP帝国”
如果你曾被《高达》模型的精密打动、为《龙珠》的热血战斗欢呼,或在游戏中与《海贼王》角色并肩作战,那你已经亲身参与了Bandai Namco(股票代码TSE.7832)构建的IP宇宙。
作为日本娱乐产业的巨头,Bandai Namco不仅是一家玩具制造商,更是一家以IP为核心、内容驱动、全球化布局的超级娱乐公司。
在全球内容产业竞争愈加激烈的今天,如何“用一个角色卖十年”已经不再是幻想。
通过整合玩具、动画、卡牌、数字游戏、授权等多元业态。
Bandai Namco构建了一个围绕知名IP展开的商业闭环,即【内容/IP创作】推出动画、漫画、电影等,建立角色世界观与用户情感连接 → 【多元化产品】将IP延伸为多种产品形态,覆盖用户多样消费场景,如玩具、卡牌游戏、数字游戏、授权周边、主题展演、线下游乐场 → 【数据与收益反哺内容创作】用户行为和销售数据帮助调整产品策略与内容方向,利润反哺动画/游戏续作或新IP孵化 → 回到起点【内容/IP创作】持续打造新内容、新IP,重新开始下一轮商业循环。
Bandai Namco的核心IP包括1966年推出的奥特曼(Ultraman),1979年推出的机动战士高达(Mobile Suit Gundam),1984年推出的龙珠(Dragon Ball)系列,1997年推出的海贼王(One Piece),已流行超过50年的假面骑士(Kamen Rider),1999年推出的火影忍者(Naruto),聚焦3岁至6岁孩童市场的光明纪元(Pretty Cure),超过45种产品品种的超级战队(Super Sentai)等。
其中,前五大核心IP销售收入占总经营收入的比例超过40%。
万代24年净利大增156%至83亿
前段时间,万代南梦宫发布了2024财年前三季度的累计财报(实际时间为2024年4月1日至12月31日),据悉:
2024年Q2-Q4,万代南梦宫共实现销售额9556亿日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8%,再度刷新了史上最高销售额;归属于母公 司股东的当期净利润为1286亿日元,比上年同期大增113.1%,直接翻倍。
业绩增长主要源自旗下主机游戏及玩具产品的热销,尤其是《七龙珠 电光炸裂!ZERO》在欧美市场的良好表现以及《航海王》系列卡牌在日本市场的火爆。
自然年2024年全年,万代南梦宫共实现销售额1233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01.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全年净利润为169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6%,大增1036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0.5亿元)。
其中,《龙珠》《机动战士高达》《航海王》三大头部IP全线产品的总销售额高达474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30.3亿元),占公司年度总收入的38.4%。
游戏净利大增4271%!
从具体业务来看,万代南梦宫旗下业务包括4个部分,分别是数字业务、玩具业务、IP制作业务和娱乐业务,所有业务的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全部超过上年同期。
其中,【数字业务】以游戏内容的企划、开发、销售为主。
财报显示,数字业务2024年Q2-Q4共实现销售额3570.23亿日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7%,营业利润为705.98亿日元,比上年同期大增4271.4%。
具体来看数字业务两个板块:2024年Q2-Q4,万代南梦宫的网络游戏销售额同比增长4.7%至1425亿日元,主机游戏销售额同比大增了84.4%,达到1899亿日元。
网络游戏的主力《龙珠》系列《航海王》等销量整体稳定,新游戏《学园偶像大师》也有不错的开端。
其中,即时模拟手游《学园偶像大师》5月上线后多次登上全球手游流水榜单前列,2024年全年收入达1.5亿美元。
主机游戏方面,24年6月发布的《艾尔登法环》的扩展内容DLC《黄金树幽影》以及10月新推出的《七龙珠 电光炸裂!ZERO》都在全球大受欢迎。
其中前者三天销量便突破500万份,后者的累计全球销量也迅速突破500万份,成为《七龙珠》系列销售最快的游戏作品,且海外销表现尤佳,欧洲及北美销售量占比高达九成。
《艾尔登法环》等旧作也表现强劲,全体销量达2254万份,其中全价游戏下载版占比达65%。
【玩具业务】主要包括经营玩具卡片、塑料模型、生活用品、文具等的企划、开发、制造和销售。
财报显示,2024年Q2-Q4共实现销售额4641.87亿日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0%,营业利润为976.18亿日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0%。
财报表示,由于视频传播等的普及,日本IP在全球市场的受欢迎程度不断扩大,该业务通过扩大产品品类数量、增加线下活动及零售点持续提升在海内外的销量表现。
其中,《机动战士高达》系列的钢普拉模型、收藏型手办等面向成年消费人群的玩具销量持续向好。
《航海王》《龙珠》系列的集换式卡牌、扭蛋和食玩类产品通过扩大产品阵容、增加目标客群、提升零售触达,为业绩做出了显著贡献。
仅玩具业务,2024年Q2-Q4,《航海王》在日本国内的销售额便高达757亿日元,较上年同期的463亿日元,增加了294亿日元,增幅达63.5%,并超越《机动战士高达》成为万代玩具业务本土销售额最高的IP。
这其中《航海王》系列集换式卡牌OPGC助力最大,在日本连锁卡店Cardbox公开的集换式卡牌综合月度销量榜上,该系列长期位居前三。
【IP制作业务】2024年Q2-Q4共实现销售额609.73亿日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7%,营业利润为94.24亿日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6%。
其中,动画的制作、授权、发布、活动等相关业务实现销售额530亿日元,也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8.8%。
2024年1月,动画电影《机动战士高达SEED FREEDOM》在日本上映,最终取得53.8亿日元的票房成绩,位列日本电影票房年榜的第六位,并成为高达系列剧场版的历史第一。
4月上映的《蓝色禁区:凪》也取得了18.1亿日元的票房成绩,位列日本本土电影票房年榜的17位,两部动画为IP制作业务贡献巨大。
此外,《机动战士高达》《蓝色禁区》《LoveLive!Superstar!!》及《关于我转生变成史莱姆这档事》等主要IP动画内容的全球扩展、影像发行和授权业务也都表现良好。
【娱乐业务】2024年Q2-Q4共实现销售额1047.64亿日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6%,营业利润为81.41亿日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7%。
其中,街机游戏业务收入262亿日元,较上年略微减少。
娱乐设施业务收入771亿日元,较上年同比大增25.2%,这其中日本国内娱乐设施的店铺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06.9%。尤其是万代南梦宫 Cross Store和扭蛋百货店等设施销售表现良好。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万代南梦宫共计有239家直营店,较上年同期减少了6家,其中日本本土减少7家,海外则增加了1家。
在中国,万代近年也积极推进线下零售店铺,目前已在全国开设1家万代卡牌中心、2家万代魂店、7家高达基地(包括4家旗舰店和3家卫星店)、16家万代官方扭蛋专卖店,此外还有1家VR主题游艺体验项目VR ZONE和1家综合性室内游乐项目VS CHALLENGE。
万代南梦宫代表作品
你还记得最初入手万代南梦宫的那款游戏吗?
作为名声与品质兼具的游戏制作公司,万代南梦宫可谓是奉上了很多游戏佳作了,而这里面就不得不提万代南梦宫游戏作品了!
代表作有:《高达》系列,《铁拳》系列,《海贼王:时光旅诗》,《吃豆人》系列,《刀剑神域 异绊集结》,《死神:魂魄觉醒》,《暗斗迷宫》,《蓝色协议》,《铁拳8》,《小小梦魇》系列,《太鼓之达人》系列,《狂想乐园》等。
万代南梦宫薪资待遇
在日本本土,万代南梦宫的薪资待遇在游戏行业中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2022 年 4 月,万代南梦宫宣布提高员工薪酬待遇,应届毕业生的起薪从 224000 日元(约 12275.2 元人民币)提升了 30%,增长到 290000 日元(约 15892 元人民币)。
这一举措不仅让万代南梦宫的起薪在同行业中更具竞争力,而且也使得其起薪水平接近日本游戏行业的平均水平(约 24 万人民币)。
对于已经在公司工作的老员工,万代南梦宫同样给予了丰厚的回报。根据员工的表现,最高可获得 27% 的涨薪幅度,而全员平均加薪额度更是达到了 50000 日元,这一数字远高于日本业界的平均薪酬水平。
这不仅体现了公司对员工个人努力的认可,也彰显了万代南梦宫在员工职业发展和薪酬福利方面的慷慨与诚意。
从 2024 年 4 月至 2025 年 2 月间,万代南梦宫的平均年薪达到了 744 万日元。此外,公司还将冬季奖金纳入基本薪资,这一策略不仅增加了员工的稳定收入,也为吸引新人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025 年 5 月 8 日,万代南梦宫宣布了高管薪酬体系的重大改革。新制度下,高管的固定薪资占比从 40% 下调至 30%,而浮动薪酬部分则提升至 70%。这一调整意味着高管的薪酬将更加紧密地与公司的业绩挂钩,从而激励他们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绩效薪酬中将有 50% 以公司股票的形式发放,这不仅强化了高管与股东利益的协同性,也使得高管能够分享公司成长带来的红利。
此外公司实行 5 天工作制,为员工提供了弹性上班时间,让员工能够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这种灵活的工作制度不仅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也体现了公司对员工个人生活的尊重和关怀。
万代南梦宫在日本本土的薪资待遇和福利体系充分体现了公司对员工的重视和关怀。从优厚的起薪和涨薪幅度,到完善的福利保障和丰富的员工关怀活动,万代南梦宫无疑为员工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工作环境和发展平台。
对于那些热爱游戏、追求职业发展的求职者来说,万代南梦宫不仅是一个实现梦想的地方,更是一个能够获得稳定收入和职业成长的优质雇主。
如果你对游戏行业充满热情,万代南梦宫绝对值得你考虑~!